【推荐】五年级数学说课稿集合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数学说课稿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教学内容: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现代小学数学》第八册).
教学目的:
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通过观察、操作、概括、总结,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教育学生养成细致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在总结、归纳“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用具:
电脑辅教软件,实物投影,填数用表,数学卡片和一个钮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数位顺序表:
问:(1)说出每个数所在数位,并表示多少?
(2)看这个表,说明哪两个数位间进率是10,或者进率是100?
2.注意观察(电脑演示)
2.576<25.76<257.6
(1)将25.76的“.”向右移一位,变成257.6.
问:1)你看到了什么?
2)比较25.76与257.6的大小.
(2)将25.76的“.”向左移一位,是2.576.
问:1)你看到了什么?
2)比较25.76与2.576的大小.
二、导入:
看来小数点的位置直接影响了小数的大小,那么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个问题(出示题目).
三、新授:
(一)下面我们以小组合作的方法研究这个问题.
1.(每组一个学具袋一个表),请组长分工,大家一起利用学具按照表上的要求,边摆边填,并找出规律.
2.反馈.
3.说说填表的方法
把0.6小数点向右移一位,0.6m→6m=600cm.
把0.6小数点向右移二位,0.6m→60m=6000cm.
把0.6小数点向右移三位,0.6m→600m=60000cm.
4.独立思考:将0.6m→6m,0.6m有什么变化?
0.6m→6m原数扩大10倍.
0.6m→60m原数扩大100倍.
0.6m→600m原数扩大1000倍.
5.你怎样看出从0.6m→6m,原数扩大了10倍?还可以怎样想?
①因为6m的6在个位,0.6m的6在十分位,个位和十分位进率是10,所以原数扩大了10倍.
②还因为0.6m=60cm,6m=600cm,600cm是60cm的10倍.0.6m变成6m,原数扩大10倍.
6.从0.6m→60m,扩大100倍,道理是什么?从0.6m→600m,扩大1000倍,道理也相同.
7.根据大家发现的,你能概括出小数点右移,原数怎样变化?
小数点右移一位,原数扩大10倍.
小数点右移二位,原数扩大100倍.
小数点右移三位,原数扩大1000倍.
8.老师板书“右移扩”.
(二)
1.还有没有不同的移动方法?
2.反馈:
小数点左移一位,0.6m→0.06m,0.6m缩小10倍.
小数点左移二位,0.6m→0.006m,0.6m缩小100倍.
小数点左移三位,0.6m→0.0006m,0.6m缩小1000倍.
3.你怎样看出0.6m→0.06m,缩小10倍?还可以怎样想?
4.同组互相说其他道理.
5.根据大家发现,请你说说小数点左移,原数怎样变化?
左移一位,原数缩小10倍.
左移二位,原数缩小100倍.
左移三位,原数缩小1000倍.
6.老师概括并板书“左移缩”.
(三)
1.根据以上发现,我们可概括出原小数点位移的规律是:
2.小组熟读规律.
3.老师有一问题,请教大家.
(1)把0.6的小数点右移一位,为什么不写成06?板书:06
(06是6,没有小数部分,0省略不写.)
(2)把0.6的小数点左移一位,为什么不写成.06?板书:.06
(因为整数部分没有数,要补0占位.)
(四)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不但发现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而且还应记住在移动小数点时要注意添0去0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一)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中:
1.把0.09扩大100倍,小数点应向
1.左移二位
2.右移二位
2.把3.72缩小100倍,小数点应向
1.左移二位
2.右移二位
(二)根据箭头指向,请说明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引起原数怎样的变化?
(三)电脑出示练习
1.师出生答:34.81→3.481 1.34→134
2.师出生答:(可进行比赛游戏)
3.师出生答:24.056×1000÷1000=24.056
478.32÷100×1000=4783.2
五、小结:
这节课大家学得不错,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叫——
小数点的悲剧
有一著名宇航员独自驾驶“连萌一号”在太空中作业,当他圆满完成任务返航途中,突然飞船发生了不可解决的故障,原因是由于检查员的疏忽点错了重要数据的小数点.在人生最后两个小时里,这位勇敢的宇航员没有悲伤,而是坚持工作着.最后他在与女儿诀别时说:“我要告诉你,我亲爱的女儿,我也要告诉全世界的小朋友,一定要认真对待学习中每一个数,每一个小数点,不要再让小数点的悲剧发生了!”“连萌一号”消失了,这场小数点的悲剧结束了,但是请同学们牢记住这位宇航员的话吧!
下课!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执教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1长方体的认识。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几何知识的基础上,第一次学习立体几何图形,因此,这一节课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而且应该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形体观念。
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我制 ……此处隐藏4162个字……介绍自己”之后让学生自己写一个方程,这样一个介绍,一个练写,不仅使学生爱做,而且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方程的意义。然后让学生看式子进行判断,辨析;出示“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也一定是方程”这句话让学生分析这句话对吗?说出理由。通过这些活动加深理解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方程的判断,能引起学生强烈的争论,让学生在争论中巩固方程与等式的概念,方程与等式的异同,使教学达到高潮,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到巩固新知的过程中。
5.小结新知,明确收获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新知进行一次梳理,通过总结概括再次让学生体验到探索新知的乐趣。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5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本节课。
第一, 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科学健身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使学生快乐学习。
第二, 教学内容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初中《体育与健康》____ 教学模块____ 必修单元的______ 技术,______ 直接影响学生的______ 素质,在教学中占重要地位。其技术动作并不复杂,但要是学生做到____ _就比较困难,所以师生都应高度重视,努力完成教学目标。
第三, 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可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____ 的基本知识,形成正确的概念。
2、通过学习,使大部分学生掌握____ 的技术动作,发展学生____ 素质。
3、培养学生______ 精神。
第四,重点和难点。根据___ 的技术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可确定本课的
重点是:
难点是:
可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练习突破次重点和难点。
第五,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主题学生是 年级学生,共40人。由于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较差,但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知识兴趣较高,根据此特点,本课采用直观的教学原则,利用学校现有场地和器材,努力完成教学目标。
第六,教法和学法
本课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利用讲解、示范、启发、问答和纠正错误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题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利用循序渐进的练习过程,使学生掌握______ 的技术,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______ 素质。
第六, 教学过程。
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可将本课教学分为引入情境阶段、激发动机阶段、技能学习阶段、总结整理阶段。
激发动机阶段包括
1课堂常规 ,包括正队、检查人数、师生问好等,使学生进入上课状态。
2向学生宣布本课教学内容、目标和要求
激发动机阶段包括:
1学生热身,进入运动状态,防止运动损伤出现。
2(新内容的辅助练习)进一步热身,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为新技能的学习奠定基础。
技能学习阶段:
1学生观看教学录像,了解__ 的基本知识,教师提出观看目标,学生讨论__ 技术动作,形成模糊概念。
2教师利用挂图向学生讲解示范动作,学生模仿教师动作。讲解时注意重点和难点,示范时注意分解动作和示范速度,以侧面示范为主,正面示范为辅,使学生看的更清楚。
3徒手练习,使学生初步体验动作和初步形成动作。
4分组练习,教师指导、观察学生练习,发现错误并纠正错误,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练习感受。使学生基本形成动作。
5.游戏或比赛,了解学生掌握动作情况。
总结整理阶段:
1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指导学生做放松操,使学生身心。
2教师总结学习情况,回收器材,宣布下课。
第八: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本课需要场地为————
需要器材为———
第九:本课的练习密度为35%,学生平均心率为140/分钟。
第十:本课遵循客观事物认识规律和动作技能形成规律,课堂教学合理,气氛活跃,能完成教学目标。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6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铺地砖”。在本次活动中,学生将综合应用图形、乘除法、方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探索实践中体会数学的价值与应用,是培养学生初步数学意识的好教材。能培养学生多动脑、勤思考的习惯,增强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根据教材编写的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大家能应用面积计算的知识解决铺地砖的实际问题。
2.在讨论、交流、猜测、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和数学知识的应用,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大家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在实践中对大家进行美育渗透。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作用和价值。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应用面积计算的知识解决铺地砖的实际问题,从实际需要出发,合理地选择所需的地砖,根据不同要求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面积计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和学法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借助直观活动展开充分交流,并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深刻、灵活、扎实地掌握知识。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同时形成智慧,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及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情境引入(出示装修图)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出示小明卧室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2、启发学生思考: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指名汇报。
3、出示两种地砖(让学生说说地砖的形状及大小)
4、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问题?(用边长为40cm的正方形地砖铺满卧室地面,至少要多少块砖?需要多少元?)
学生小组讨论(四人一组),指名汇报。
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三、试一试
1、如果要用边长为50cm的正方形地砖,那么铺满整小明卧室地面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元?
2、买这两种地砖大约各需要多少钱?选择哪一种比较合适?
四、巩固练习
小明爸爸、妈妈的房间地面的长和宽分别是6m和4m,用哪种地砖铺更少钱?
(1)组内分工计算;
(2)交流
(3)汇报。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