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谜语》教学设计

时间:2025-06-23 10:18:58
《父亲的谜语》教学设计

《父亲的谜语》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父亲的谜语》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父亲的谜语》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 能借助拼音、工具书等读准字音,进一步扩大自己的识字量。

2. 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父亲教“我”猜谜时的语气、语调。

3.能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能仿照课文,学习为自己感受兴趣的事物编谜语.

4.能体会到其中蕴涵着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

教学重点:通过父亲和我猜谜语的情景,感悟深沉的父爱。

教学难点:通过这则描写眼睛的谜语感受父爱无处不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联系你平时生活,爸爸常常和你做的事情有哪些?

2、平时我们接触到写母亲的作品比较多,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写父亲的课文,

二、学习课文

(一)整体梳理

1、轻声读课文

2、思考:父亲的谜语是以什么为谜底的?

3、父亲的眼睛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

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夏日的晚上猜谜语时烦恼忧愁时

(二)分小节学习

1、师生配合读1、2小节,找出这两小节中描写父亲眼睛的句子,用曲线划下来。

1)出示句子,谁来读读看?你喜欢哪句?为什么?

2)根据学生回答指导朗读,板书:眯、笑眯眯深邃

3)理解深邃的意思

4)集体读这两句话。

2、那么,爸爸深邃的眼睛里究竟藏着什么呢?我们带着问题自己来学习课文。

小组学习,出示菜单:

(1)用喜欢的形式读一读3-10小节;

(2)按照下列词语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苦思冥想:

巧妙提示

(3)读了课文后,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儿?怎样的父亲?

交流,指导朗读,并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理解苦思冥想、巧妙提示的具体意思。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现在你知道为什么父亲的谜语很少能够难倒我了吗?

对啊,有趣的谜语,巧妙地提时无处不在的父爱给我的成长带来了快乐。

课文中出现了两条谜面,老师读谜底,你们读谜面:

引读:爸爸的眼睛--

我的眼睛--

那你们能不能仿照它的样子也来编个谜面说说老师的眼睛?

3、我们通过朗读课文,找出写爸爸眼睛的句子的方法学习了课文1-10小节。自由读11小节,也用这个方法,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板书:笑眯眯一张一合

你能回答作者的问题吗?(爸爸怎么能猜出我镜子里是什么呢?)

出示最后一节,对啊!父亲的爱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永远给孩子光明和快乐!

指导朗读,现在你知道,爸爸深邃的眼睛里究竟藏着什么了吗?

板书:父爱

三、总结拓展

1、齐读课文,从夏日晚上到猜一个有趣的谜语,再到我烦恼时为我解忧,你觉得父爱像什么?

2、大家说得很好,出示苏童的话读一读:

父爱怪就怪在这里,它是羞于表达的,疏于张扬的,却巍峨持重。所以有聪明人说,父爱如山。

板书:如山

3、你也一定能感受到平时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父爱,用“当我……爸爸的手……”说一句话。

附板书:

夏日的晚上 眯起 笑眯眯

21 父亲的谜语 猜谜语时 闭上 睁开 凑近

深邃

父爱如山 烦恼忧愁时 笑眯眯 一张一合

《父亲的谜语》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独立认识本课生字,理解并积累“深邃、神秘”等词语。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父亲教“我”猜谜时的语气;理解“父亲的眼睛多神秘呀!仿佛可以给我变出许许多多的快乐和光明。”的含义

3.按照提示,学习“先概括段落大意,再把段落大意连起来”的方法,把父亲教“我”猜谜语的故事进行简要复述。

4.通过课文阅读,从父亲的谜语中体会父亲对孩子的爱。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脉络。

1.欣赏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揭示课题。

(1)板书:21、父亲的谜语

(2)齐读课题

3.整体感知:说说通过预习,你觉得父亲的谜语怎么样?

4.理清脉络:

出示:请你根据提示,找到相应的小节,用“‖”给课文分成三段。

(1)夏日的晚上,最有趣的事是猜父亲的谜语。

(2)有一条谜语,“我”苦思冥想猜不出,父亲给了我巧妙的提示。

(3)每当“我”有烦恼的时候,父亲总会念起谜语,这些谜语给“我”无限的快乐和光明。

(生交流:(1)1-2小节(2)3-10小节(3)11-12小节)

二、研读课文,赏析语段,体会父爱。

1.出示课中小练习,默读思考,完成练习。

2.交流,品读,感悟父爱。

片断练习一:

(1)自读第1、2节,填空:

填空:夏日的晚上,我觉得最有趣的事是猜父亲的谜语,因为我喜欢看父亲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喜欢听父亲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谜的过程也是我享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抓住猜父亲的谜语之“有趣”,重点品析“眯”“深邃”,通过朗读,感受父亲的爱)

片断练习二:

默读第六节,填空并思考:

描写父亲神态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父亲动作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你能联系上下文说说父亲的巧妙之处吗?

(抓住父亲的神态和动作,感受父亲提示的“巧妙”。)

片断练习二:

(3)读下面的句子,请尝试提出问题。

啊,父亲的眼睛多神秘啊!仿佛可以给我变出许许多多的快乐和光明。

问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处隐藏1287个字……里有个老头子?

【师父亲把“细妹子”又改编成了“老头子”,编谜语时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点,“我”是细妹子,父亲是“饱经忧患”而早白了头发的老头子】(找规律)

【除了抓住事物的特点,编谜语还有其他什么要求吗?】

标准:①押韵,句式要整齐。

②语言简洁,意义深刻。

⑵ 编一编

【师:同学们根据自己找出来的规律,给鼻子编个谜语】

⑶ 交流编谜情况。

六. 布置作业

《父亲的谜语》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工具书等读准字音,进一步扩大自己的识字量。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父亲教我猜谜时的语气、语调。

3.能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4.能仿照课文,学习为自己感受兴趣的事物编谜语。

5.读懂课文主要写了父亲教我猜谜语、编谜语的故事,体会到其中蕴含着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

教学难点:

通过这则描写眼睛的谜语感受父爱无处不在。

教学重点:

通过父亲和我猜谜语的情景感悟深沉的父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整体感悟

1.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你是否留意过父亲的眼睛呢?它曾带给你一些什么感受?

2.那么,课文中父亲的眼睛又使女儿感受到什么?请读句子:

啊,父亲的眼睛是多么神秘啊!仿佛可以给我变出许许多多的快乐和光明。

(1)自由读。

(2)交流女儿的感受。

3.是啊,父亲的眼睛简直就是女儿快乐的源泉。真是这样吗?让我们跟随小作者一起到课文中去感受一下吧!

(1)自读课文,要求:

①读通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想办法解决。

②思考:文中父亲的眼睛出现了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用浪线划出有关语句。)

(2)交流,板书:夏日的晚上

猜谜语的时候

我烦恼忧伤时

二、重点研读体验感悟

1.感知第1、2节

(1)指名读1、2节,边听边感受当时的气氛。

(2)说说还有哪些词也能表示难倒?(头昏脑胀、苦思冥想、苦苦寻找)

(3)此时,父亲是怎样让我快乐的?

快速默读,交流板书:巧妙的提示

2.师引读3一10节,边读边体会父亲提示的巧妙。

分组再次朗读这几节,思考:从中你感受到父亲的什么?

3.是啊,父亲是如此爱我,当我为猜出谜底而兴奋地叫起来时,他会在一旁为我高兴;而当我忧愁烦恼时,他就会想方设法给我变出快乐。

(1)男女分角色朗读11、12节。

(2)说说从父亲的谜语里你感受到什么?

4.父亲,一个多么响亮而有力的名字!他给我们的爱虽然不像母爱那样伟大、亲切,但却多了一分含蓄、深沉,让我们带着真诚和爱心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次感受一下父亲那份深深的爱o

三、课外延伸升华主题

1.补充阅读〈父亲的手〉

每次感觉父亲的手都不一样

第一次是在孩提时逃学的路上,在日向在小脸蛋上的脆声中,那时候父亲的手,写在心灵的只有痛。

第二次是在上街的时候,把兴奋放在父亲的手心里,那是记忆中最清晰的一次,手心与手心的交流,父亲的手好大好温暖。

最近一次是在离家远行的时候,父亲摸了摸我的头,然后是我的脸,当粗糙刺痛我细腻的皮肉时,印在心底的却是全部的父爱。

3.完成说写双通道,自编谜语。

《父亲的谜语》教学设计5

【教学对象及条件】

⒈七年级学生,本学期为七年级第一学期

⒉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可供视频、音频等的播放

【教学目标】

⒈学生通过泛读课文找到本文最明显也最关键的两个线索。

⒉学生通过小组内讨论以及老师的分析明白表现人物形象及内心情感的方法。

⒊学生通过精读以及品读课文体会课文中主人公父亲的浓浓的爱恋以及现实生活中父爱。

【目标依据】

⒈从学情上看,七年级学生刚刚升入中学,知识积累还不够,感性思维相对来说较强,能够很好地体会课文思想感情。此外,应该注意对学生理性认识的培养,有逻辑有条理的认识课文如何表达感情。

⒉从单元介绍来看,本单元为河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三个教学单元,另外还有《我的母亲》、《合欢树》、《麦琪的礼物》、《两小儿辩日》四篇课文。着重记叙家的温暖。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体验生活中的浓郁亲情,感受生活的温馨和美好。

【教学重点】

⒈学生通过泛读、精读、品读课文把握本篇课文的感情描写方法。

⒉学生把握课文通过谜语表现的浓浓的父爱和女儿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教学难点】

学生明白课文的感情描写方法(即父爱和对父亲的思念)。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谜语导入:同学们,开始这节课之前呢,我们先来玩一次猜谜游戏。

谜面: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

谜底:眼睛

板书课题:父亲的谜语

师生互动得出答案之后,自然地进入课文学习:同学们其实关于眼睛还有另外一个谜面,答案就在今天要学的课文《父亲的谜语》中。

二、 泛读课文,了解内容

⒈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课文的中心线索。

⒉找出课文中描写父亲眼睛的词语。

三、 精读课文,理清逻辑

⒈问答法

师:同学们,通过读课文你们找到关于眼睛的另一个谜面了吗?

生:找到了,就是课文第四自然段(异口同声的确切回答)

师:这个谜语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

生:分别几个学生回答(不同的答案)

⒉讲授法

带着未得出确切结论的问题教师进行分层次讲解分析。

主板书: 父亲眼睛

↙ ↓ ↘

笑眯眯 忧郁 浑浊

↑ ↑ ↑

开心 困惑 离家

↖ ↑ ↗

女儿

四、 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学生在教师讲解以及课文中随着情节的发展对父亲眼睛描写的变化的基础上带着感情细细品味课文中所蕴含的父亲对女儿深深的爱和女儿对父亲深深的思念。

五、 总结

通过对本篇课文的学习以及标题我们已经知道本文的线索是猜谜语以及谜底。课文用猜谜语贯穿全文,写出了父女中的浓浓亲情。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包含着深深的爱意。父母的爱都是无私的,我们今后一定要懂事听话不惹父母生气(可以边说边放歌曲《父亲》作为最后这堂课的结尾)。

六、 课下作业

每一位同学写一篇自己和父母之间发生的趣事小短文,规定时间内交上来。

《《父亲的谜语》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